急救热线:0377-63200120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多样,轻度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仅有疲乏感。脂肪肝病人多于体检时偶然发现。中、重度脂肪肝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伴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此外,脂肪肝病人也常有舌炎、口角炎、皮肤瘀斑、四肢麻木、四肢感觉异常等末梢神经炎的改变。少数病人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重度脂肪肝患者可以有腹腔积液和下肢水肿、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血症等,脂肪肝表现多样,遇有诊断困难时,可做肝活检确诊。
长期嗜酒的人易患脂肪肝:由于酒精对肝细胞有较强的直接毒害作用,使转运到肝脏的脂肪增加,并减少肝内脂肪的运出,使肝对脂肪的分解代谢发生障碍,所以长期酗酒会导致酒精性脂肪肝。饮酒史超过5年,折合酒精量男性≥40 g/d,女性≥20 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酒精量>80 g/d。就可引起肝损害。
肥胖与营养过剩的人易患脂肪肝:临床资料显示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肥胖的诊断通常以BMI为标准(BMI=体重kg/身高m2),亚洲人介于18.5~22.5kg/m2为正常体重,男性>25(女性>23)为肥胖。肥胖者血液中含有大量游离脂肪酸,大大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能力,引起脂肪在肝脏的堆积而造成肥胖性脂肪肝。营养过剩的人,尤其是偏食荤菜、甜食的人,由于过量摄入高脂、高糖食物,使肝脏负担增大,干扰了对脂肪的代谢,而造成营养过剩性脂肪肝。
戒酒和减肥是防治脂肪肝必不可少的手段。合理饮食、增加运动和修正不良行为是减肥的基本方法,也是预防和控制脂肪肝进展的重要措施。所以病人在饮食上应减少高糖食物,控制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忌食烹炸、内脏食物,主食以杂粮为主,经常食用鱼及海带,补充蔬菜水果,如苹果、黄瓜。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特别是富含叶酸、维生素C、E、B12、钾、钙产品。脂肪肝病人应禁忌烟、酒。根据有无基础器质性疾病及BMI由医生制定一个科学的运动处方,最好坚持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并观察运动时的强度、频率、呼吸及心率,掌握运动的科学性、安全性、经济性和随意性,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
版权所有: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 - 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
Copyright2004-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