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热线:0377-63200120

您的位置: 首页 > 护理天地

护理天地

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康复(图文)
时间:2015-01-08   作者:   来源: 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

  脑血管疾病即俗称的“中风”,依据病理性质可以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前者又称为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后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该病50-70%的存活者遗留肢体瘫痪、失语、吞咽、记忆及认知等功能障碍。进而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脑血管病的治疗除了在急性期的药物或手术治疗之外,在早期和恢复期进行积极正确的康复治疗来恢复功能,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受损的功能,减轻残疾的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运动功能障碍的物理治疗措施具体如下:
一、良姿位的摆放:在急性期,多数脑卒中患者患侧肢体主动活动不能或很弱,采取患侧卧位(如图一所示)时,有利于患侧肢体感觉刺激,此时患侧上肢要尽量前伸,避免其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手腕和手指处于自然伸展位。采取健侧卧位(如图二所示),患者最为舒适,此时应使患侧上肢充分伸展。仰卧位时(如图三所示),患侧肩胛骨和骨盆下方应垫薄枕。
zx301.jpg

图一                               

zx302.jpg

图二




zx303.jpg

图三





二、床上活动
包括上肢自助被动活动、翻身训练(每2小时一次,图四)、桥式运动(图五)等。这些运动都能很好地使患者从被动运动过渡到主动运动的康复阶段。
 

zx304.jpg

图四                                    

zx305.jpg

图五




三、转移及平衡
转移训练主要包括患者从卧位到坐位的互相转移、从坐位到站立位的互相转移等。平衡训练主要包括坐位平衡和立位平衡。转移训练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患者患侧肢体的力量,同时也是为了进行更多的功能性活动。(图六)

zx306.jpg
图六




四、步行
下肢的功能除负重以外,更重要的是行走,通过步行可以更好的参与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以实现自身的价值。恢复步行时康复治疗的基本目标之一。先进行扶持步行、平行杠内步行,再到独立步行,步态改善训练,上下台阶训练等。(康复医学科 魏艳霞)

备案号:豫ICP备06001948号-1

版权所有: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 - 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30202000181号

Copyright2004-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