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热线:0377-63200120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献礼医师节·对话河南好医师】赵江:全力以赴 诠释初心使命,精勤不倦 彰显医者仁心!
时间:2020-08-26   作者:   来源: 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

8月19日是第3个中国医师节。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通知,确定节日主题是“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为做好宣传工作,河南广播电视台健康大河南特邀河南的优秀医师作客演播室,面向社会传播医者大爱,弘扬抗疫精神,护佑百姓健康。

今天我们就有幸邀请到河南省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呼吸内科主任医师赵江教授做客演播室,为我们讲述他的医者人生。

本期要点:

问题一:赵教授您好,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新年应有的祥和氛围,疫情来势之凶猛,堪比17年前的非典,那么您对这两次重大疫情有什么感触?

答:03年非典,我是作为一名普通的传染科医生参与进去,满脑子想的就是如何对病人进行救治,挽救患者的生命,全心全意扑在临床上。而本次新冠疫情发生,我作为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的组长,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不仅要根据各县区病例情况,合理调配专家资源,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科学部署工作。还要组织呼吸、重症、感染和影响四个专业的专家对上报的每一例病人严格把关,对确诊和疑似病例进行详细的分析、指导,随时掌握病人的病情。深感责任重大。

问题二: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得很突然,想必当时的您也正在陪伴家人欢度春节,但是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为了病患又返回到工作岗位。那么针对此次的新冠肺炎,咱们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作为定点医院,具体都做了哪些防控措施?您和您的同事做了哪些工作?

答: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党委、班子高度重视,立即调整医院工作重心,把抗击疫情作为头等大事,超前谋划,统筹协调,第一时间组建医院抗击疫情指挥部,成立新冠肺炎医疗救治、重症、中医、儿科、妇产科5大救治专家组,编发抗疫动员令、倡议书,号召广大医务人员勇往直前、奔赴一线。短短几天,全院400余名医、护、技精兵强将主动请缨、踊跃参战,筑起了迎战疫魔的钢铁长城。为确保“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隔尽隔”,我们争分夺秒、日夜施工,将发热门诊改造到位,并将感染隔离病区及疑似隔离病区迅速扩大至200余张床位,做到科学分区、分层治疗、精准施救、治疗有效。

在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救治过程中,我和我的同事们,特别是隔离病房、发热门诊等一线岗位的医护人员,包括今天在座的许多同志,舍小家、顾大家,始终冲锋在一线、战斗在前沿,冒着与新冠病毒零距离接触的巨大危险,坚定秉持着一名医者的忠诚担当与无私大爱,全心全意、不遗余力,昼夜奋战、毫不退缩。

问题三:据了解,您曾参与2003年非典防控、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防控等,在疫情防控方面可以说经验非常丰富,那么今的疫情防控工作有什么特点?

答:新冠病毒的传染力更强,和其他呼吸道病毒相比,新冠的临床传播特点显得更“狡猾”而难以防控。与SARS病情进展快且易于识别不同,很多新冠感染者在病毒潜伏期无发烧等症状。所以,在防治隔离方面应当是宁滥勿缺。

问题四:此次新冠肺炎病毒感染了非常多的人,感染人群囊括各个年龄段,在您收治的病人中,有没有特别令您印象深刻的?

答: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月3日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收治的98岁,当时全国最高龄的危重“新冠肺炎”患者,患者出现反复发热、呼吸困难加重、心力衰竭、胸腔积液等险情,每天的救治几乎都是与死神赛跑;每次抢救治疗后,都让我们的医务人员“大汗淋漓”、“如释重负”。省市专家组也采取每日会诊的方式,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发展,并随时调整治疗手段。

治疗期间,患者又出现了糖尿病并发症——胸腔积液,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命悬一线,必须立刻施救。由院方反复和家属沟通后,我们大胆采取微创技术,实施了胸腔穿刺置管,将积液引流。同时,采取中西医综合施治,第一时间介入中医药。中医专家组采用小柴胡汤加减配伍,遏制了病人的发热、咳嗽症状,稳定了患者呼吸困难等险情。

在中西医综合施治的努力下,2月8日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气喘、呼吸困难逐渐改善;2月12日核酸检测转为阴性。经过两次复检后,2月14日成功解除救治隔离。这位98岁高龄的“新冠肺炎”患者从2月3日进入隔离病房起,医护人员仅用11天就使他转危为安,创造了令全国瞩目的“奇迹”,也创造了当时全国“新冠肺炎”患者治愈的最高龄记录。

问题五:有人说在此次的疫情中,医患关系的和谐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您看来,医患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努力?

答:在我看来,医患关系应当是和谐、美好的。医生和患者之间相互信任,医护人员对患者悉心诊治,患者放心地把自己的生命健康寄托于医生。

我们首先应当加强医患沟通,医患沟通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前提。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医务人员调整自己和患者的医学观念,也有助于医患双方相互正确理解对方,协调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次是要加强医德医风的建设。作为医务人员,要使病人真正放心,最主要的是医务人员要有一颗爱心。医生是以解除病人疾苦为职业的,必须对病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必须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善待所接诊的每一位病人。我相信长此以往,医患关系一定会更加和谐。

问题六:作为一名医生,同时也是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您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有着怎样的理解呢?您的初心和使命又是什么?

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习总书记提出的伟大思想,我对此的理解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努力学习医疗理论知识,不断锤炼自己的业务技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优秀医务工作者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问题七:据了解,您带领科室多次荣获内科基层先进党支部称号,个人也先后被表彰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南阳市青年岗位能手、南阳市十大新闻人物,河南省杰出青年、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是什么在激励着您不断学习积累、刻苦钻研、开拓进取的?

答:我出身于军人家庭,从小就在部队长大。由于长期收到父母熏陶,我从小就把保家卫国作为人生的座右铭。在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之后,我牢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更加努力,刻苦钻研,每次有重大公共事件发生,我都奋勇争先、从不推辞。

问题八:据了解,您在南阳市率先开展经支气管针吸术,纤支镜下注射药物并置管腔内放疗及微波治疗气管内肿瘤技术;应用呼吸道支架治疗方面已经达到我省的先进水平;您还荣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5个奖项,三等奖1项;将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方法应用于临床。您能够在治病救人的临床工作与科研工作上取得双赢,双管齐下,您是如何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的?

答:就我个人来说,医疗工作本身就是临床研究,两者密不可分。医生站在一线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遇到病人的新问题,当用目前已有的知识无法回答时,我就会通过大量文献参考他人的研究结果。当问题还是无法解决时,就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知识来解决。所以我认为,经过长时间的临床实践,然后深刻思考患者及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是得到临床研究方向的重要来源。

问题九:赵教授,对于正在学习类似您这个专业的学生或者刚毕业的医学生来讲,他们需要在实践和知识、心态等方面做那些准备呢?可以和他们分享一下您的经验吗?

答:首先是要把工作变成喜欢的事,现在做医生很不容易,病人生病时很痛苦,他们缺乏医学知识,假如医生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像对待朋友家人一样对待病人,很容易得到病人的理解,这样工作起来就很容易,也很有成就感。调整好心态,一样的工作,就会做出来不一样的效果。

其次要学会主动学习。学问学问,有学有问,把原先不懂得搞懂,要吸取知识,还不能盲从,要会质疑。

然后是要提高自己的情商。做医生情商比智商还重要,和病人相处的时候,要学会共情,试着去理解病人。让病人舒服,自己工作起来也会更舒服。

问题十:刚刚听您讲了这么多,感觉您把大把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医学事业,您在医学上取得的骄人成绩也必定少不了恩师、朋友以及家人的支持与帮助,那么借助今天这期节目,您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

答:此时此刻我有太多的话要说,有太多的人要感谢,首先我最想感谢的人就是我的家人,他们不辞辛苦,任劳任怨,总在我最无助的时候给我力量,总在我最迷茫的时候给我指名方向,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和支持我今天才能够站在这里。其次我要感谢我的朋友和同事,面对困难,他们毫不退缩、日夜奋战,涌现的感人先进事迹数不胜数:领导担重任,专家齐会诊,新人延婚期,母女齐上阵,老将上前线,青年当主力。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真正的无名英雄。谢谢大家!

  本期嘉宾:

赵江:男,汉族,1965年12月出生,上海市人,1989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1989年参加工作,1989年12月入党,现任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基层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协会呼吸康复运动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呼吸介入内镜质量控制中心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南阳市呼吸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南阳市重症学会副主任委员、南阳市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副会长、南阳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成员。

[责任编辑: 田晓飞]

备案号:豫ICP备06001948号-1

版权所有: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 - 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30202000181号

Copyright2004-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