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热线:0377-63200120
内容梗概:李明生于1930年,原籍开封,1950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被分配到南阳专区公立医院(现中心医院)。是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现存资历最老的妇产科专家,也是南阳妇产科界的先驱。如今,她已经85岁高龄,但她依然工作在一线。
初来南阳,条件艰苦
“我是1950年3月份来专医院报到的,那个时候条件非常差,卫生条件也差。来到医院时候,只有一个妇科医生杨医生,后来也调走了,我变成了资格最老的了。”李老说道:“我来之前,妇科的手术都是外科医生做的,我记得好像高念祖他们做了不少妇科的手术,后来我就接管了,毕竟我是女同志,搞妇科方便一点。那时候的条件嘛,全院就有三个妇科用的手术包,没有病房没有床位,有人生孩子,我都是半夜打着灯笼出诊,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我都得去。”
“刚来南阳的时候,绝大部分人生孩子,还是找‘老婆娘’来生,用民间的旧方法。这种方法死亡率非常高,曾经有一个家庭,都生了7个孩子,一个也没有成活。很多孩子得了民间叫做‘脐疯’的病,其实就是脐带感染破伤风。你看现在条件这么好,还是有难产的,可想而知过去用旧方法存在很多不科学的地方,所以说女人生孩子,就像过一趟鬼门关。”
开辟妇产事业战场
她说道:“过去人们的思想也很保守,大家习惯了生孩子找接生婆去家里帮忙。接生婆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不懂得医疗知识,产妇出现情况,她们都没法处理,所以生孩子的成活率低。但是老百姓不懂,也不接受医院的治疗。当时开展工作的难度很大,这我才意识到,要想搞好工作,就得先让老百姓观念慢慢转变。一直到1952、53年的时候,医院有妇科的病床了,虽然只有两张。打那以后,才渐渐有了生孩子去医院的概念。慢慢的把生孩子的主要战场从家里转移到了医院。这样也优化了医疗资源,因为很多时候去出诊,把医生的时间都耽误在跑路上了,在医院接生,能提高工作效率,接二连三的干活,不用一直跑。”
“有一阵,病房里来了两个女同志准备生产,当时我只知道埋头干活也不认识他们,后来才知道其中一位是赵紫阳的妻子,我这人只知道埋头干活,赵紫阳是谁也不知道,我也弄不清他是哪的官。只要是病号,我就治,也没考虑他是谁。”
提出先进理念,重视预防工作
“我当时就认为,疾病的预防,要比疾病的治疗对患者的健康有着更大的意义,治疗只能缓解已经出现的症状,而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疾病的发生,而很多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很多问题都没有解决的办法,我虽然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凭我自己没有能力去解决。我们的医疗资源不足,面对庞大的患者群体,治疗就要消耗巨大的精力,而且往往是累死医生,病号也治不完。直到现在也是这种情况,不过国家近几年越来越重视疾病预防工作了。
后来专区政府主管卫生的部门让我牵头组织产科培训,我们在各个县里都有培训班,让很多学员都改变了观念,接收了先进的理念,也慢慢了解到妇科病的知识。”
“1955年左右,妇科和产科分开了,往后工作内容分的就更细了,妇科就只管妇科,产科就只操产科的心。精细分工对工作的开展更加有利,往后人才也慢慢多了起来,我们的科室得以慢慢强大。自打我上班以来,接生过的孩子数不过来,最早接生的人也有很多都当爷爷奶奶了,我现在还坐着门诊,在一线工作。”
重视医院管理,强调医患关系
“我认为,我们现在努力的方向,依然是我当年提出来的观点‘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疾病的预防上’,现在治疗难度最大、死亡率高的疾病,有很多都是可以用良好的起居习惯和健康的膳食来预防发生的,比如心血管病,肿瘤病。妇科方面也是一样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预防很多妇科疾病。可是老百姓对疾病的理解,就是有病了再治,得病了再去找医生,这其实是很片面的认识。”李老一边说,一边惋惜道:“我们医生治病,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也是一个有着时间跨度的过程,从病因、病发、到症状解除,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如果只等病发了来治,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倒不如直接从根本上预防疾病的发生。从得病才来治病,到不得病不用治,这样也能大大缓解医疗资源的压力,让医生能更把有限的精力专注于少数患者的病情,而不是在短时间处理大量病例。”
“我们医院的威信很高,在南阳地区一直是老百姓心中的首选,但是我们不能骄傲,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就忘了继续努力。近几年,兄弟医院也都是飞速发展,虽然他们短时间不足以取代我们的地位,但是他们和我们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反观我们现在,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如人家。”说到这里,李老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你比如说卫生,我们这么大一个医院,评上三甲都20年了,现在比起有些医院的卫生就是差了一截。做的不好,就说我们病号多,人流量大。如果真有决心搞好卫生,这能当做理由嘛?医院的管理确实要处理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是医院的环境就是我们的脸面,我认为应该更加重视。”
说罢,李老接着说道:“我们对待病号,态度一定要好,我们是服务行业,得对患者有耐心,我当主任的时候就要求科里边对病人就像对待自己家里人一样,把他当做你的家人一样关怀照顾,老百姓的医疗知识欠缺,你做医生的得给人家耐心的解释。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的护士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护士是一个非常高尚的职业,护理病患是非常伟大的工作。我工作几十年,有很多时候听到有人说护士就是伺候人,跟旧社会的丫鬟一样。这种观念非常迂腐,是旧社会的陋习,这样想的人只能说他没有文化,没有水平。护士应该是医生的好帮手,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工作,为了病人的健康干着又脏又累的活,是很伟大的奉献,所以我们的护士们在搞好服务态度的同时,一定得摆好自己的位置,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伟大和价值,在别人认可你之前,要先认可自己。”
李明老人参加工作已经65年,至今仍然奋战在一线。她对工作专注的态度,对患者负责的精神,对医疗事业的感悟,对医院发展的期望,对医护同仁的关怀,令人感动不已。
版权所有: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 - 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
Copyright2004-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