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热线:0377-63200120
随着天气变冷,心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期,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降低发病风险。
随着气温下降,原本依靠较大运动量来增加机体代谢的人群,不得不逐渐减少户外活动,这容易导致血流流速减慢、血液变得粘稠,出现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下肢静脉血栓。秋冬季气温出现骤然下降,机体长期处在低温环境下,会使血管收缩,继而血压升高,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心绞痛频繁发作,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恶劣的天气还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而不良情绪是心脏最大的天敌,不良情绪会危及心脏的健康,长时间还会影响血液循环。而且寒冷的天气还会使人们因受寒而感冒甚至呼吸道感染,而呼吸道感染是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心脏不好的表现
心脏功能异常时身体会出现一些症状,这些症状也会影响日常生活。机体在平卧时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急促、气喘、憋气等,尤其是出现夜间憋醒,只有坐起来症状才能缓解,可能是心脏衰竭;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感觉胸口很闷,好像有石头紧紧地压着,可能是心肌缺血;如果在情绪稳定时仍出现心悸、心慌等,与心脏功能与器质性改变有关;出现这些症状需要及早就医检查心脏功能。
二、秋冬季如何养护心血管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因为维生素C可以明显降低心脏病发病率,新鲜的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如橙子、猕猴桃、苹果等;膳食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有粗杂粮、海带、蔬菜、水果等。平时可以多吃具有降脂的食品,如洋葱、香菇、木耳、芹菜等。同时还应该戒烟、限酒,要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
除了饮食,研究表明适量的运动也有助于血液循环,还能较少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生,我们每天要保证30分钟的有氧运动,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慢跑、太极拳、快步行走、广播操等,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的体检,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疾病的发生,每年固定一次体检也是必不可少的。
远离血管疾病,你学会了吗?
版权所有: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 - 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
Copyright2004-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