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热线:0377-63200120
刘文普是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内科、传染科的老前辈,他十三岁离家学医,曾做过部队医院的秘书、做过医院护理员、县医院医生。跟随解放军参加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战争最早复员来到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也是该院传染科的先驱。如今,刘文普老人已经逝世,这是笔者3年前对他进行的采访。
出身贫苦,立志从医
刘文普出生于1926年,祖籍是河南商丘的,13岁那年外出拜师学医,师从赵中和。此人是中医世家,学识渊博,远近闻名。刘文普是他的关门弟子。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家里穷,有点工资都寄回去贴补家用了,自己平时也没什么钱,所以也没钱买书学习,而且学医的书,基本上也买不来。后来我就用了一个笨办法,就是借书抄。一本书,我一个字一个字抄,抄了一页再抄一页。抄了一本就记住了一大半,要是记不住我就再抄一本。后来有一次收拾东西,把抄的书摞在一起,竟然有两三米高。但是通过这个方式,我慢慢地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医生。”
“学医有所成后,我参加了部队,起初在国民党81师做军医。参加部队没多久,部队起义了,在淮海战役的时候,投诚了共产党。我也跟着,参加了革命部队。部队首长看我文化水平高,就先让我当外科医生做手术,随后又让我去看内科。”
“我知道这是组织对我的考验,也积极用行动证明自己。我懂点中医,也懂外科,后来看了很多医学的书籍,再加上这些年积累的经验,也算干得有模有样。”
“在革命队伍里,同志们都特别有朝气,有干劲儿,我也非常卖力。后来,我收到家里的信,说地方来人慰问过,送的粮食,还有钱。把我父母作为军属对待。很感动,铁了心要好好干革命。于是,随着部队打完了渡江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我也随着部队坐着火车穿过鸭绿江,进入了朝鲜。”
回忆战争,感慨万千
回忆起朝鲜战争时,刘文普说:“到了那边,条件艰苦。”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目空一切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较量。战士穿着单薄的服装,拿着简陋的武器,饥肠辘辘,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一次又一次地发起冲锋。这不仅仅是场武器装备对比悬殊的战争,朝鲜战场上-40℃的低温几乎超出了人类生存的极限,俨然已经超出了常规战争的范畴,更像是一场意志力的殊死较量。也正是这次战斗,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拐点,改变了当时的世界格局,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现在的生活好了,可惜他们看不到了……”刘文普说完这句后,很久一动不动,仿佛想起了当年的战友们,他们的身影在他脑海中一个个闪过,那些战场的硝烟,炮火的轰鸣,终于换来了我们幸福的生活。
历史是厚重的,也是鲜活的。而那些曾与刘文普老人同行的战友,即使能与他隔远相望,却也不能触摸彼此了。
这一刻笔者真正理解,和平和繁荣多么来之不易,这都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牺牲换来的。我们要珍惜和守护好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和社会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版权所有: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 - 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
Copyright2004-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