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热线:0377-63200120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料文库

资料文库

“镜”益求精——腔内碎石成就胰管顽石微创新攻略
时间:2024-01-09   作者:普通外科胰腺病区 李琼 尹玥   来源: 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
       慢性胰腺炎( chronic pancreatitis,CP) 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胰腺组织进行性慢性炎症疾病,病理表现为胰腺腺泡萎缩、破坏和间质纤维化。临床症状上可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以及糖尿病、脂肪泻等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和胰腺内分泌功能障碍表现,可伴有胰管结石、胰腺实质钙化、胰管狭窄、胰管不规则扩张、胰腺假性囊肿形成,往往迁延不愈且处理棘手,病情的进展将带来顽固性疼痛和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甚至可能导致癌变,患者多需终身治疗,大大的加重了社会的公共医疗负担。而CP的全球发病率为9.62 /10万,死亡率为0.09 /10万,男性患者数量大约是女性患者的2倍,其致病因素常见的有酗酒、吸烟、遗传、高脂血症、高钙血症、胰腺先天性解剖异常、胰腺外伤或手术、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随着社会发展及生活水平、生活习惯、环境的变化,慢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因此绝对禁酒、戒烟、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脂饮食往往是诊疗指南的首要推荐。

       在慢性胰腺炎患者中,胰管结石的发生率可达90%以上,具体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明确,目前经典的胰石蛋白理论认为,胰液中的胰石蛋白可以抑制钙盐结晶的形成和生长,关键在于它能够螯合碳酸钙的活性部位,而CP患者胰腺细胞和胰管腔内中存在胰石蛋白浓度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降低,使得胰液中的碳酸钙过饱和后析出沉淀,最终形成结石。结石的形成会导致胰液排出受阻、胰腺实质高压和局部缺血,引起顽固性胰源性疼痛和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减退,因此彻底有效地去除胰管结石、通畅胰管引流可以大大缓解CP患者腹痛等症状,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胰腺炎再发及胰腺癌发生的风险。

       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微创治疗主要是指介入方面,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或)胰腺体外震波碎石术(P-ESWL)为一线治疗方法,相比较开刀手术而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能否透过X线将结石分为阳性结石与阴性结石,阴性结石或最大径<5mm的阳性结石可通过ERCP取出,最大径>5mm且位于胰头或胰体的阳性结石应行P-ESWL将结石充分粉碎(直径=5mm的结石视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然而准确定位结石是 ESWL期间的一项重大挑战,因为结石可能在呼吸周期中进出,导致冲击从结石传递到胰腺实质,使患者可能出现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穿孔、感染、石结(结石碎裂后堵塞胰管远端,导致胰液流出障碍胰管压力急剧升高,患者出现难以缓解的腹痛)等并发症。

5.png

       近年来,随着ERCP子母镜技术的发展,腔内碎石术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无法开展P-ESWL或经P-ESWL充分碎石后结石仍未碎裂的患者,可考虑行胰管腔内碎石术,常用的腔内碎石术有机械碎石术(ML)、液电碎石术(EHL)和激光碎石术(LL)。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胰腺外科ERCP团队秉承“镜”益求精的理念,在省内率先同时开展体外震波碎石和胰管腔内碎石,在近年内已成功治疗了多位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患者,传统的P-ESWL后患者若无法自发排石,则需再行ERCP取石,而团队借助子母镜技术和腔内碎石术的应用,能够做到在直视下观察结石,准确定位,并且结石碎裂后直接取石,大大减少了操作步骤和医疗费用,其微创、安全、高效等优势,使得在治疗胰管结石中的价值日益突出。胰腺外科刘驰主任表示,团队也将继续深入研究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不断探索慢性胰腺炎的诊治新方法,为广大胰管结石患者带来福音。

备案号:豫ICP备06001948号-1

版权所有: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 - 公海贵宾会员检测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30202000181号

Copyright2004-2015 All rights reserved